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7日讯7月1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冠军产品滨州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邹平市专场,邀请邹平市委常委、副市长郭辉,邹平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海源,邹平市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波宏图配资,山东开泰集团副总经理吴成民,围绕邹平市“冠军企业”“冠军产品”以及“滨州好品”等工作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郭辉介绍,今年以来,邹平紧紧锚定“昂起龙头”的定位要求,乘势打好“三大战役”、全面实施“三大行动”,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铆足干劲、强势攻坚,成功培育出4项全球冠军产品和5项全国冠军产品,涵盖了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粮食及食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有力带动工业经济提质提效,持续擦亮“工业强市”品牌。
坚持“大科创引领”,绘就冠军产品版图。
邹平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突破、特色产业提升”,冠军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传统产业向“数智化”转型。邹平加快实施“工业技改全覆盖”,推动魏桥纺织以“产业智能矩阵”提振制造业升级,建立43家院士工作站和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建成18个绿色智能化工厂,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配以强大的大数据平台和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智慧化”“在线监测信息化”“制造过程绿色化”,能耗、用水分别降低40%、20%以上,获评中国纺织行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4年,魏桥纺织的棉布年产能达到7.95亿米、可绕地球20圈,棉纱产量达到46.52万吨,均居全球第1位。
新兴产业向“规模化”突破。邹平积极应对产能转移影响,全力培育高端铝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端铝业方面,近三年建设涉铝项目54个,规上涉铝企业数量达到92家,集群营收突破2700亿元,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77%,其中创新集团生产的铝镁硅合金棒材市场占有率达到8.3%,居全球第1位。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支持开泰集团“三国五地”全球研发布局宏图配资,抛喷丸设备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3%、居全球第1位;开泰集团铸造行业用金属磨料和齐星铁塔的输电铁塔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1位。
特色产业向“高端化”提升。邹平紧紧围绕国家粮食产业发展政策,立足玉米精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了玉米种植、收储、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粮油产业链。目前,年加工玉米胚芽能力420万吨,年产玉米油75万吨、占全国的75%,产能、产量、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1。三星集团成为全国首个量产甘油二酯食用油的企业,引领食用油行业向绿色健康高端化变革。西王集团研发的无水葡萄糖在医药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85%,与“新一代健康糖源”结晶果糖两个产品的产能、产量、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1位。
坚持“全方位服务”,涵养产业发展生态。
邹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做强服务保障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聚焦“载体、要素、平台、服务”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打造产业培育发展的良好生态。
强化载体支撑。园区建设方面,完成经开区调区扩区,由8.2平方公里调整为15平方公里,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空间。大力实施“振兴魏桥”战略,发挥富达集团园区运营优势,在魏桥镇再打造一个铝深加工产业园。总面积119亩的联虹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未来打造10亿级产业园区。园区配套方面,邹平拥有近900万千瓦的电力保障能力,以及每小时3340吨的供热能力、15亿立方米的燃气供应能力,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生产的能源资源需求。
加强要素保障。土地方面,大力收储工业用地、盘活低效用地,梳理可用土地超2万亩,年内新建、改建标准厂房25万平米,并加快实施标准地价格改革,用地成本将减少一半。资金方面,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辖区金融机构达到19家,今年上半年贷款余额达到1054亿、增速11.9%。人才方面,设立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和10亿元人才创业基金,出台40条“人才兴邹”政策,全力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打造创新平台。邹平成功落地省级高新区,与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共建产业创新研究院,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院士研究院6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平台54个,累计和50所院校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个。目前,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85家、高新技术企业148家,总量较2021年实现翻番;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较2021年底增长5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3年保持全省县域前列。
做实惠企服务。邹平坚持“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立项目并联审批、三级四方联动等3大中心,推行“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分段审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85%以上。连续三年开展“政府精准服务进企业”活动,县镇干部帮包所有规上企业,累计开展政策宣讲2500余场,惠及企业3.3万家次,解决问题1200多个,全力打造好办、能办、快办的“滨周到·邹好办”营商环境品牌。
坚持“高质量”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下一步,邹平将深层次融入滨州市“5210N”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加强冠军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优势产业突破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步伐。
持续打造冠军产品品牌。加大对冠军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坚守主业、精耕细作,在技术工艺上持续攻坚,推出更具技术含量的产品;在产品体系上优化拓展,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打造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精品,稳步提高主导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冠军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通过举办高水平展会、专题推介会等活动,为企业搭建展示和交易平台,并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认证,打破国际市场壁垒,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高端铝业方面,国企建厂房、创新集团落项目,推动绿色低碳铝深加工产业园6.8万平米标准厂房年内建成,打造再生铝下游集中加工园区。智能纺织方面,实施纺织、印染、家纺全流程技改,打造世界领先的“纺织产业智能矩阵”,“十五五”末产业集群营收达到1500亿元以上。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推动广富高端装备锻件等11个新项目达产满产,实现从“原材料供应商”向“军工装备服务商”的战略跃升,“十五五”末产业集群营收达到300亿元以上。粮油产业方面,加快实施三星集团10万吨功能性食用油脂等项目,推进玉米淀粉糖、健康保健油等技术开发和集成创新,打造国内一流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持续加快工业强市建设。坚持“工业立市、实业强市”,全力打好打赢“三大战役”。招商引资方面,紧盯64个在谈项目,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高硼硅玻璃制品等重大项目对接,尽快实现签约。专班跟进鹤伴山制药等11个签约未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方面,严格落实“周调度+现场办公”机制,加快推动11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率先在全市实现年度计划投资100%目标,年内建成投产项目45个。工业经济方面,全力以赴服务好491家规上工业企业,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年内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00家,产值冲刺2800亿元。
闪电新闻记者陈帅滨州报道宏图配资
天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